十年網(wǎng)站開發(fā)經(jīng)驗 + 多家企業(yè)客戶 + 靠譜的建站團隊
量身定制 + 運營維護+專業(yè)推廣+無憂售后,網(wǎng)站問題一站解決
本文介紹一些Go語言的基礎語法。
專注于為中小企業(yè)提供網(wǎng)站設計、成都網(wǎng)站設計服務,電腦端+手機端+微信端的三站合一,更高效的管理,為中小企業(yè)府谷免費做網(wǎng)站提供優(yōu)質(zhì)的服務。我們立足成都,凝聚了一批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人才,有力地推動了千余家企業(yè)的穩(wěn)健成長,幫助中小企業(yè)通過網(wǎng)站建設實現(xiàn)規(guī)模擴充和轉變。
先來看一個簡單的go語言代碼:
go語言的注釋方法:
代碼執(zhí)行結果:
下面來進一步介紹go的基礎語法。
go語言中格式化輸出可以使用 fmt 和 log 這兩個標準庫,
常用方法:
示例代碼:
執(zhí)行結果:
更多格式化方法可以訪問中的fmt包。
log包實現(xiàn)了簡單的日志服務,也提供了一些格式化輸出的方法。
執(zhí)行結果:
下面來介紹一下go的數(shù)據(jù)類型
下表列出了go語言的數(shù)據(jù)類型:
int、float、bool、string、數(shù)組和struct屬于值類型,這些類型的變量直接指向存在內(nèi)存中的值;slice、map、chan、pointer等是引用類型,存儲的是一個地址,這個地址存儲最終的值。
常量是在程序編譯時就確定下來的值,程序運行時無法改變。
執(zhí)行結果:
執(zhí)行結果:
Go 語言的運算符主要包括算術運算符、關系運算符、邏輯運算符、位運算符、賦值運算符以及指針相關運算符。
算術運算符:
關系運算符:
邏輯運算符:
位運算符:
賦值運算符:
指針相關運算符:
下面介紹一下go語言中的if語句和switch語句。另外還有一種控制語句叫select語句,通常與通道聯(lián)用,這里不做介紹。
if語法格式如下:
if ... else :
else if:
示例代碼:
語法格式:
另外,添加 fallthrough 會強制執(zhí)行后面的 case 語句,不管下一條case語句是否為true。
示例代碼:
執(zhí)行結果:
下面介紹幾種循環(huán)語句:
執(zhí)行結果:
執(zhí)行結果:
也可以通過標記退出循環(huán):
--THE END--
局部變量
在函數(shù)體內(nèi)聲明的變量稱之為局部變量,它們的作用域只在函數(shù)體內(nèi),參數(shù)和返回值變量也是局部變量。
以下實例中 main() 函數(shù)使用了局部變量 a, b, c: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func main() {
/* 聲明局部變量 */
var a, b, c int
/* 初始化參數(shù) */
a = 10
b = 20
c = a + b
fmt.Printf ("結果: a = %d, b = %d and c = %d\n", a, b, c)
}
以上實例執(zhí)行輸出結果為:
結果: a = 10, b = 20 and c = 30
全局變量
在函數(shù)體外聲明的變量稱之為全局變量,全局變量可以在整個包甚至外部包(被導出后)使用。
全局變量可以在任何函數(shù)中使用,以下實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全局變量: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/* 聲明全局變量 */
var g int
func main() {
/* 聲明局部變量 */
var a, b int
/* 初始化參數(shù) */
a = 10
b = 20
g = a + b
fmt.Printf("結果: a = %d, b = %d and g = %d\n", a, b, g)
}
以上實例執(zhí)行輸出結果為:
結果: a = 10, b = 20 and g = 30
Go 語言程序中全局變量與局部變量名稱可以相同,但是函數(shù)內(nèi)的局部變量會被優(yōu)先考慮。實例如下: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/* 聲明全局變量 */
var g int = 20
func main() {
/* 聲明局部變量 */
var g int = 10
fmt.Printf ("結果: g = %d\n", g)
}
以上實例執(zhí)行輸出結果為:
結果: g = 10
熟悉C語言的同學都知道,查看一個變量的地址在處理指針的相關問題的時候直觀重要,在C中直接取地址符 即可。那么在Go語言中如何查看一個變量的地址,我們使用unsafe.Pointer() 函數(shù)來查看一個變量的內(nèi)存地址。
舉例:
type Vertex struct {
X, Y float64
}
func (v Vertex) sqrt() float64 {
return math.Sqrt(v.X * v.X + v.Y * v.Y)
}
func (v Vertex) scale(f float64) { //帶 號 和不帶*號的區(qū)別 可以從內(nèi)存地址來看出
fmt.printf("=======", unsafe.Pointer(v))//v 本身就是指針 存儲的就是地址 不用取地址
v.X = x.X * f
v.Y = v.Y * f
}
func main() {
v := Vertex{3, 4}
fmt.printf("=======", unsafe.Pointer(v))
v.scale(10)
fmt.Println(v.sqrt())
}
//帶 號 打印的結果 ====== -%!(EXTRA unsafe.Pointer=0xc00006e070)======%!(EXTRA unsafe.Pointer=0xc00006e070) 相同
//不帶 號 打印的結果 ======%!(EXTRA unsafe.Pointer=0xc000094060)======%!(EXTRA unsafe.Pointer=0xc000094090) 不同
去掉*號 在scale()方法中要對 v 進行取地址操作
利用 const 可以定義一個常量
const i=100
利用var 可以定義一個變量
var t int
當你將變量賦值以后,在程序不進行值的修改就可以當常量用
t=i
在一個包里,定義變量時使用小寫,格外定義個取值方法。則,在包外可以通過這個取值方法獲得值,直接無法使用。如果要實現(xiàn)只在函數(shù)內(nèi)部使用,則可以將變量定義在函數(shù)內(nèi)部。
func GetValue() int {
t:=i
return t
}
Go語言里面定義變量有多種方式。
使用var關鍵字是Go最基本的定義變量方式,與C語言不同的是Go把變量類型放在變量名后面:
//定義一個名稱為“variableName”,類型為"type"的變量
var variableName type
定義多個變量
//定義三個類型都是“type”的變量
var vname1, vname2, vname3 type
定義變量并初始化值
//初始化“variableName”的變量為“value”值,類型是“type”
var variableName type = value
按值傳遞函數(shù)參數(shù),是拷貝參數(shù)的實際值到函數(shù)的形式參數(shù)的方法調(diào)用。在這種情況下,參數(shù)在函數(shù)內(nèi)變化對參數(shù)不會有影響。
默認情況下,Go編程語言使用調(diào)用通過值的方法來傳遞參數(shù)。在一般情況下,這意味著,在函數(shù)內(nèi)碼不能改變用來調(diào)用所述函數(shù)的參數(shù)??紤]函數(shù)swap()的定義如下。
代碼如下:
/* function definition to swap the values */
func swap(int x, int y) int {
var temp int
temp = x /* save the value of x */
x = y /* put y into x */
y = temp /* put temp into y */
return temp;
}
現(xiàn)在,讓我們通過使實際值作為在以下示例調(diào)用函數(shù)swap():
代碼如下: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func main() {
/* local variable definition */
var a int = 100
var b int = 200
fmt.Printf("Before swap, value of a : %d\n", a )
fmt.Printf("Before swap, value of b : %d\n", b )
/* calling a function to swap the values */
swap(a, b)
fmt.Printf("After swap, value of a : %d\n", a )
fmt.Printf("After swap, value of b : %d\n", b )
}
func swap(x, y int) int {
var temp int
temp = x /* save the value of x */
x = y /* put y into x */
y = temp /* put temp into y */
return temp;
}
讓我們把上面的代碼放在一個C文件,編譯并執(zhí)行它,它會產(chǎn)生以下結果:
Before swap, value of a :100
Before swap, value of b :200
After swap, value of a :100
After swap, value of b :200
這表明,參數(shù)值沒有被改變,雖然它們已經(jīng)在函數(shù)內(nèi)部改變。
通過傳遞函數(shù)參數(shù),即是拷貝參數(shù)的地址到形式參數(shù)的參考方法調(diào)用。在函數(shù)內(nèi)部,地址是訪問調(diào)用中使用的實際參數(shù)。這意味著,對參數(shù)的更改會影響傳遞的參數(shù)。
要通過引用傳遞的值,參數(shù)的指針被傳遞給函數(shù)就像任何其他的值。所以,相應的,需要聲明函數(shù)的參數(shù)為指針類型如下面的函數(shù)swap(),它的交換兩個整型變量的值指向它的參數(shù)。
代碼如下:
/* function definition to swap the values */
func swap(x *int, y *int) {
var temp int
temp = *x /* save the value at address x */
*x = *y /* put y into x */
*y = temp /* put temp into y */
}
現(xiàn)在,讓我們調(diào)用函數(shù)swap()通過引用作為在下面的示例中傳遞數(shù)值:
代碼如下: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func main() {
/* local variable definition */
var a int = 100
var b int= 200
fmt.Printf("Before swap, value of a : %d\n", a )
fmt.Printf("Before swap, value of b : %d\n", b )
/* calling a function to swap the values.
* a indicates pointer to a ie. address of variable a and
* b indicates pointer to b ie. address of variable b.
*/
swap(a, b)
fmt.Printf("After swap, value of a : %d\n", a )
fmt.Printf("After swap, value of b : %d\n", b )
}
func swap(x *int, y *int) {
var temp int
temp = *x /* save the value at address x */
*x = *y /* put y into x */
*y = temp /* put temp into y */
}
讓我們把上面的代碼放在一個C文件,編譯并執(zhí)行它,它會產(chǎn)生以下結果:
Before swap, value of a :100
Before swap, value of b :200
After swap, value of a :200
After swap, value of b :100
這表明變化的功能以及不同于通過值調(diào)用的外部體現(xiàn)的改變不能反映函數(shù)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