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網站開發(fā)經驗 + 多家企業(yè)客戶 + 靠譜的建站團隊
量身定制 + 運營維護+專業(yè)推廣+無憂售后,網站問題一站解決
2021-10-29
公司主營業(yè)務:成都做網站、成都網站建設、移動網站開發(fā)等業(yè)務。幫助企業(yè)客戶真正實現互聯網宣傳,提高企業(yè)的競爭能力。成都創(chuàng)新互聯公司是一支青春激揚、勤奮敬業(yè)、活力青春激揚、勤奮敬業(yè)、活力澎湃、和諧高效的團隊。公司秉承以“開放、自由、嚴謹、自律”為核心的企業(yè)文化,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高要求,感謝他們從不同領域給我們帶來的挑戰(zhàn),讓我們激情的團隊有機會用頭腦與智慧不斷的給客戶帶來驚喜。成都創(chuàng)新互聯公司推出上城免費做網站回饋大家。
內置函數copu()
作用:可以將一個數組切片復制到另一個數組切片中,如果加入的兩個數組切片不一樣大,就會按照其中較小的那個數組切片的元素個數進行復制。
用法:
情況一:將slice1中的前三個元素,復制給slice2
情況二:將slice2中的元素,復制給slice1的前三個
、數組
與其他大多數語言類似,Go語言的數組也是一個元素類型相同的定長的序列。
(1)數組的創(chuàng)建。
數組有3種創(chuàng)建方式:[length]Type 、[N]Type{value1, value2, ... , valueN}、[...]Type{value1, value2, ... , valueN} 如下:
復制代碼代碼如下:
func test5() {
var iarray1 [5]int32
var iarray2 [5]int32 = [5]int32{1, 2, 3, 4, 5}
iarray3 := [5]int32{1, 2, 3, 4, 5}
iarray4 := [5]int32{6, 7, 8, 9, 10}
iarray5 := [...]int32{11, 12, 13, 14, 15}
iarray6 := [4][4]int32{{1}, {1, 2}, {1, 2, 3}}
fmt.Println(iarray1)
fmt.Println(iarray2)
fmt.Println(iarray3)
fmt.Println(iarray4)
fmt.Println(iarray5)
fmt.Println(iarray6)
}
結果:
[0 0 0 0 0]
[1 2 3 4 5]
[1 2 3 4 5]
[6 7 8 9 10]
[11 12 13 14 15]
[[1 0 0 0] [1 2 0 0] [1 2 3 0] [0 0 0 0]]
我們看數組 iarray1,只聲明,并未賦值,Go語言幫我們自動賦值為0。再看 iarray2 和 iarray3 ,我們可以看到,Go語言的聲明,可以表明類型,也可以不表明類型,var iarray3 = [5]int32{1, 2, 3, 4, 5} 也是完全沒問題的。
(2)數組的容量和長度是一樣的。cap() 函數和 len() 函數均輸出數組的容量(即長度)。如:
復制代碼代碼如下:
func test6() {
iarray4 := [5]int32{6, 7, 8, 9, 10}
fmt.Println(len(iarray4))
fmt.Println(cap(iarray4))
}
輸出都是5。
(3)使用:
復制代碼代碼如下:
func test7() {
iarray7 := [5]string{"aaa", `bb`, "可以啦", "叫我說什么好", "()"}
fmt.Println(iarray7)
for i := range iarray7 {
fmt.Println(iarray7[i])
}
}
二、切片
Go語言中,切片是長度可變、容量固定的相同的元素序列。Go語言的切片本質是一個數組。容量固定是因為數組的長度是固定的,切片的容量即隱藏數組的長度。長度可變指的是在數組長度的范圍內可變。
(1)切片的創(chuàng)建。
切片的創(chuàng)建有4種方式:
1)make ( []Type ,length, capacity )
2) make ( []Type, length)
3) []Type{}
4) []Type{value1 , value2 , ... , valueN }
從3)、4)可見,創(chuàng)建切片跟創(chuàng)建數組唯一的區(qū)別在于 Type 前的“ [] ”中是否有數字,為空,則代表切片,否則則代表數組。因為切片是長度可變的。如下是創(chuàng)建切片的示例:
復制代碼代碼如下:
func test8() {
slice1 := make([]int32, 5, 8)
slice2 := make([]int32, 9)
slice3 := []int32{}
slice4 := []int32{1, 2, 3, 4, 5}
fmt.Println(slice1)
fmt.Println(slice2)
fmt.Println(slice3)
fmt.Println(slice4)
}
輸出為:
[0 0 0 0 0]
[0 0 0 0 0 0 0 0 0]
[]
[1 2 3 4 5]
如上,創(chuàng)造了4個切片,3個空切片,一個有值的切片。
(2)切片與隱藏數組:
一個切片是一個隱藏數組的引用,并且對于該切片的切片也引用同一個數組。如下示例,創(chuàng)建了一個切片slice0,并根據這個切片創(chuàng)建了2個切片 slice1 和 slice2:
復制代碼代碼如下:
func test9() {
slice0 := []string{"a", "b", "c", "d", "e"}
slice1 := slice0[2 : len(slice0)-1]
slice2 := slice0[:3]
fmt.Println(slice0, slice1, slice2)
slice2[2] = "8"
fmt.Println(slice0, slice1, slice2)
}
輸出為:
[a b c d e] [c d] [a b c]
[a b 8 d e] [8 d] [a b 8]
可見,切片slice0 、 slice1 和 slice2是同一個底層數組的引用,所以slice2改變了,其他兩個都會變。
(3)遍歷、修改切片:
復制代碼代碼如下:
func test10() {
slice0 := []string{"a", "b", "c", "d", "e"}
fmt.Println("\n~~~~~~元素遍歷~~~~~~")
for _, ele := range slice0 {
fmt.Print(ele, " ")
ele = "7"
}
fmt.Println("\n~~~~~~索引遍歷~~~~~~")
for index := range slice0 {
fmt.Print(slice0[index], " ")
}
fmt.Println("\n~~~~~~元素索引共同使用~~~~~~")
for index, ele := range slice0 {
fmt.Print(ele, slice0[index], " ")
}
fmt.Println("\n~~~~~~修改~~~~~~")
for index := range slice0 {
slice0[index] = "9"
}
fmt.Println(slice0)
}
如上,前三種循環(huán)使用了不同的for range循環(huán),當for后面,range前面有2個元素時,第一個元素代表索引,第二個元素代表元素值,使用 “_” 則表示忽略,因為go語言中,未使用的值會導致編譯錯誤。
只有一個元素時,該元素代表索引。
只有用索引才能修改元素。如在第一個遍歷中,賦值ele為7,結果沒有作用。因為在元素遍歷中,ele是值傳遞,ele是該切片元素的副本,修改它不會影響原本值,而在第四個遍歷——索引遍歷中,修改的是該切片元素引用的值,所以可以修改。
結果為:
~~~~~~元素遍歷~~~~~~
a b c d e
~~~~~~索引遍歷~~~~~~
a b c d e
~~~~~~元素索引共同使用~~~~~~
aa bb cc dd ee
~~~~~~修改~~~~~~
[9 9 9 9 9]
(4)、追加、復制切片:
復制代碼代碼如下:
func test11() {
slice := []int32{}
fmt.Printf("slice的長度為:%d,slice為:%v\n", len(slice), slice)
slice = append(slice, 12, 11, 10, 9)
fmt.Printf("追加后,slice的長度為:%d,slice為:%v\n", len(slice), slice)
slicecp := make([]int32, (len(slice)))
fmt.Printf("slicecp的長度為:%d,slicecp為:%v\n", len(slicecp), slicecp)
copy(slicecp, slice)
fmt.Printf("復制賦值后,slicecp的長度為:%d,slicecp為:%v\n", len(slicecp), slicecp)
}
追加、復制切片,用的是內置函數append和copy,copy函數返回的是最后所復制的元素的數量。
(5)、內置函數append
內置函數append可以向一個切片后追加一個或多個同類型的其他值。如果追加的元素數量超過了原切片容量,那么最后返回的是一個全新數組中的全新切片。如果沒有超過,那么最后返回的是原數組中的全新切片。無論如何,append對原切片無任何影響。如下示例:
復制代碼代碼如下:
func test12() {
slice := []int32{1, 2, 3, 4, 5, 6}
slice2 := slice[:2]
_ = append(slice2, 50, 60, 70, 80, 90)
fmt.Printf("slice為:%v\n", slice)
fmt.Printf("操作的切片:%v\n", slice2)
_ = append(slice2, 50, 60)
fmt.Printf("slice為:%v\n", slice)
fmt.Printf("操作的切片:%v\n", slice2)
}
如上,append方法用了2次,結果返回的結果完全不同,原因是第二次append方法追加的元素數量沒有超過 slice 的容量。而無論怎樣,原切片slice2都無影響。結果:
slice為:[1 2 3 4 5 6]
操作的切片:[1 2]
slice為:[1 2 50 60 5 6]
操作的切片:[1 2]
go語言我不懂,但是看似乎懂了,僅供參考
意思是源和目標可以為同一目標,復制的數量是源或者目標的元素最小數量
比如例子中的copy(s,a[0]:)
a雖然一共有8個元素,但是s只有6len(det)個元素 ,看上面的makeint是6
所以這里只復制了最小數量6個元素,因此a的012345被復制進了s
第二個
copy(s,s[2]:)
這里是從s[2]開始,所以len是6-2=4,而且因為46,只復制4個元素
因此
0 1 2 3 4 5 復制后4個元素到前面結果就是:
2 3 4 5 4 5 //這個就是可以源和目標可重疊,
上面的也說明了按照len(str)和len(det)中最少值